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以思维为箭矢,这场大会如何精准命中新课改的靶心?








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教学改革又迈上了新的阶梯。新一轮课程改革整体以素养为导向,强调综合,突出实践,重视思维,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该如何革新教育理念,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建构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新样态?——思维是解题的密码。

“思维是知识的精华,素养的根基;思维是人类的尊严,文明的基因;思维是卓越的密码,未来的能源。”在第四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新课程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线上高峰论坛的开幕式致辞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总校长陈国荣如此概括了思维在教育中的核心位置。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必须以思维为锚点,重塑教育理念,变革教学管理,建构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形成指向思维的教育新样态。而这一切都在这场大会上中得到全面充分的展现。

12月10日-11日,第四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新课程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线上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引领教育工作者深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展示思维型教学的实践成果,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思维型教学实验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



2022年6月-7月,为了帮助教师全面领悟新课标的精神与内涵,基于新课标开展深度教育实践,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举办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系列线上论坛。而本次高峰论坛作为延续性的活动,帮助一线教师更进一步将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地。

国家课标修订组专家、国内外高校知名教育专家、全国各地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等出席了大会。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校长陈国荣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进行了开场致辞,现场还有九位专家、领导担任了大会主持。

▲大会主持人

本次大会通过17个小时的线上直播,全景式呈现了专家和一线教育人立足时代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在2022岁末前留下了一场饱满的思想盛宴。大会累计观看人数30余万,线下还有诸多区域和学校组织集体观摩。



1
如何把握时代教育的方向,精准推动课改?

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是理解目前教育发展的站位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大会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国内外不同视角,剖析了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为一线教育人落实课改要求指明了方向。

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立足社会发展的定位、国际课程改革的定位、我国课程改革的定位,以及如何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整体定位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七大突破。在整体解读与分析课改的基础上,陈云龙提出了四个“基于”帮助教师把握课程标准:

1.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提炼学科核心素养;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来把握课程内容;

3.基于课程内容及其学业要求把握学业质量标准;

4.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来测试学业水平;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戴耘基于美国的课程与教学实践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国际视角的参考戴耘教授分享了美国科技高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科的内在逻辑(how to think),以及传达每个领域特有的感知、思维、决策的方式。以《老鼠夹项目-项目中学习数理》为典型案例,系统阐述了美国科技高中项目学习的程序,并针对我国教育提出了以下两点启示:

1.重视课程和教学的关系,重点关注课程教学四要素;

2.课程要有开放性和参与性,注重思维课程与创造力。

此外,戴耘基于高尔顿的人才理论,提出人才需要能力、热爱以及坚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定的文化氛围作为支撑。并重视课程的系统性、个人选择、实践带动性以及教学点拨。

跟随国内改革步伐,放眼国际发展,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基于新课改素养导向、注重实践、强调综合、因材施教的四大特征,系统阐释了思维型教学理论如何回应新课改的命题。

思维型教学基于课改的要求,强调教学要有三适合、两遵循,教师要做到三理解,同时开展一体化设计,尤其是要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进阶设计,胡卫平提出了以下五个步骤:

1.聚焦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2.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要经历指导-引导-自主性学习三个层次的进阶;

3.丰富学生知识经验;

4.考虑学生兴趣的发展;

5.考虑解决问题的复杂性,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与学校、教师的特点来具体进行操作。

此外,进阶设计需要评价的引领思维型教学引领下的评价注重综合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主体多元,以诊断问题为手段;强化过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整体契合了新课改下对学生素养评价的要求。

综上所述,思维型教学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以及促进学生素养的形成。

2
如何聚焦素养,精准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新课改要求摒弃碎片化教学,以单元整体教学使得知识结构化,关于如何做好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朱文芳教授以数学学科为例,分享了两种划分单元的标准:

1.以数学知识的相关联系为单元;

2.以实践活动中的数学方法为单元。

根据这两种标准,可以把单元设计的类型分为以下两类,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时选择其中一点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1.按照数学内容进行,把单元内容划分为若干课时按照顺序进行教学,是一种强调课时目标的设计;

2.按照数学思想方法为中心,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是一种活动或任务驱动的设计。


基于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标的要求,朱文芳提出教师应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而不是像数与代数领域那样直接进行知识教学;其次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育人导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此,教育部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组专家成员、正高级教师李霞指出,育人导向的学习一定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过程,而思维型单元教学设计正是抓牢了学生学习的关键和本质。

聚焦核心素养课程要求,依据思维型教学的五大原理,李霞分享了系统构化单元教学设计的七个要素,并分享了每个要素的具体实施策略,为教师实施聚焦核心素养的思维型单元教学提供了蓝本。

首先,在单元学习内容规划时,教师不仅要把本单元学习指向的核心概念及其进阶路线表达出来,更要系统梳理本单元内部学习内容的组织线索。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将培养目标、核心素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层层落地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指导下,自上到下进行设计。

单元学习评价是对单元结束之后学生所应达到的素养水平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素养、概念进阶、真实情境、持续改进等七个取向设计单元评价标准。学情分析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困难。

单元学习进程设计要依据思维型教学五大原理,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由低阶到高阶的基本规律,设计有效的学习问题链。

持续反馈与应用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本单元学生的难点、易错点集锦,作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2.持续使用本单元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进行的项目化学习任务;

3.勾连前阶段、后阶段学习内容的阅读材料、生活经验积累。


最后,单元的教学反思可以着重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反思教学目标;

2.反思学生思维行为的参与度;

3.反思师生关系;

4.反思教学方法;

5.反思教学材料。


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素养导向的思维型单元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呈现

12月10日下午至12月11日上午,大会展示了6节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学思维五大学科(领域)的单元教学设计,覆盖小学到高中学段,为参会者直观呈现新课改背景下聚焦素养与思维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优质案例。

同时,六位权威学科专家深度评析,解读各学科中落实思维型教学的要点和方法。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丁苏君分享的基于大概念的“中国梦”主题实践为例。本单元教学设计结合道法课标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出发点,以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概念教学四个步骤(感性认知—思维加工—理解应用—形成结构)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型。

在此基础上以文海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建构的“六学六思”教学模式为抓手,将评价量表贯穿主题实践全过程,最终使学生从生活感知过渡到真实情境,经历不同领域、人群、视角、时空理解“中国梦”的内涵,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这一设计也充分回应了新课标中关于“加强学科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主动探究,形成素养。

同样以主题探究为载体,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数学教师梁春燕在系统剖析课标要求与学情的基础上,认识到教师在单元教学中不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持续地、主动地学习。

因此,“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的学习以让学生经历“明确问题-探求解法-制定方案-实施计划-讨论反思”这一问题解决过程为轴,通过设置前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进而落脚到核心任务的解决。

单元学习的最后进一步,是将主题活动进行延伸,设置拓展任务,将“负数”这一内容延伸到运算领域、生活应用等方面。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梁春燕及其教学团队旨在让学生不断想办法推进研究,而教师则帮助学生搭建思考的框架,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

作业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发挥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地理教师杨晓芳以高三地理大单元校本整体设计为例,分享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单元作业设计实践。

基于对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理解,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把作业作为单元教学的有机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共同发挥作业与教学、评价的协同作用。根据以上理念,高三地理大单元校本整体设计整体包含了以下五个步骤:

 1   建构学科大概念进阶体系图

 2   确定不同层级的作业单元体系

明确不同层级教学单元的关系、内容与范围;避免教学内容与作业内容的重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质量自下而上实施教学,实现指向大概念理解的意义建构。

 3   设计单元目标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研制单元作业目标。

 4   具体作业设计:类型多样

基础夯实,师生了解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选习题进行诊断、监控和评价。

 5   习题设计:凸显作业品质

关注作业思维过程,提升关键能力;指向学生更深层次的品质培养;为自己作业负责、独立、自主;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3
思维型教学如何为课堂赋能,打造活力课堂?

如何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也是一线教育人不断思考的关键命题。本次大会中包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等在内的众多学校都展示了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思维课堂建构的路径及策略。

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为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英语教师朱囡分享了如何将“学思维”活动课程与学科深度融合,助力教师打造思维课堂。

育新(小学部)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创新了学校教学的理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从独立到嵌入: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板块放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

2.从嵌入到融合: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挖掘两套教材中的思维融合点;

3.从融合到进阶:通过一轮轮的培训、研讨和实践,老师们逐渐习惯了课程融合的教学理念,“学思维”课程的融入,使得各学科课程显得更为有趣和鲜活,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在逐步开展融合教学的同时,也体现出学生思维发展进阶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理念,育新(小学部)经历了教师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转变,更加享受教学的过程;学生更善于思考,实现了多维发展学校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四会”课堂文化评价,为教师打造思维课堂提供支架

如何实现“学、做、思、研”一体化的教研路径,让课堂浸润思维?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王京认为,将思维型教学理论融入课堂,激发课堂活力是哈师附小寻求破局、明确方向、扎实推进的良方。因此,学校打造了思维型教学理论创立“445”活力思维课堂

1.“4思”——即启思、促思、言思、拓思,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原理;

2.“4步”——即情境启思、探究促思、展学言思、迁移拓思,是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3.“5结合”——即思维内容与教材相结合、思维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思维活动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哈师附小打造的“445”活力思维课堂,使积极的思维贯穿课堂始终,帮助学生可视化、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课堂的建构离不开课堂评价工具的支撑,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校长蔺龙燕分享了学校在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的“168”幸福教育体系下,将课堂文化转化为可观、可测的评价工具,形成“启智求真”幸福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经验。

“启智求真”幸福课堂教学评价突出了“创设真情境、提出真问题、自主真探究、合作真互动、反思真评价、迁移真应用”的六大特点。

以思维为箭矢,这场大会如何精准命中新课改的靶心?

其中“创设真情境”,强调情境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后“提出真问题”;

“自主真探究”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独立思考,完成个体建构的时间,进而让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运用思维方法进行交流碰撞,达成“合作真互动”;

“反思真评价”要让学生经历认知水平逐步得到丰富与拓展的过程,在全班这个大集体中激励学生敢于质疑表达,最终,将所学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拓展真应用”,迁移所学方法,解决其它问题。

在“启智求真”幸福课堂评价体系下,中音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构建起了高效的教研体系,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何聚焦深度思维,建设跨学科融合课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课程开发指导中心主任唐枫基于育新教学模式交出了一份答卷。

聚焦思维和素养的跨学科课程建构路径,开创551'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思维型教学理论与项目化学习高度契合,因此,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育新形成了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1.基于学科基本内容,以创境启思为切入组织学科课堂项目化学习点;

2.以学科拓展为内容,借助校本选修课进行学科拓展项目化学习实践;

3.以学科融合为内容,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STEAM等跨学科项目实践;

4.以学科融合为内容,开展主题项目学习进行更广泛跨学科课程开发。


育新关于跨学科课程样态和课程实践探索实践,包括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博物馆大剧院课程等等。例如学校的《博物院大剧院》课程围绕大概念凝练引导性问题,通过多元方式引领学生完成大概念建构,落实深度学习。
4
如何聚焦思维,创新学校教学管理?

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生态的改变,都离不开教与学的改革,离不开学校管理机制的重塑。本次大会中,各基地校校长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抓手,呈现了聚焦思维的教学管理新样态

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何家壁认为,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关键一步是变革学校管理,基于此,文海借助项目管理思维建立新型教研机制,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建立项目化研究教师共同体

设计了四层级参与项目研究的管理架构,第一级由分管教学的校长牵头,第二级由教学科研专项管理人员负责,第三级是学科导师,第四级参与项目的教师。

 2   开设项目课程

整合各学科课时,跨学科的项目如自由戏剧、创意造物等单独设置在下午,一学期16-18课时。而学科项目采用上下午打通的方式,一般一个项目实施1-2周,5-10课时不等。

 3   形成项目文化

建构一系列的支持机制来保障教师拥有持续开展项目化研究的动力,形成项目化学习的文化。同时指导教师运用项目化学习工具,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策略。

首先,学校组建教师进行小组研读项目化学习相关书籍,让小组成员进行精度共享。通过理论学习增进教师对项目的理解,消除教师对项目的畏惧。其次,通过组织破碎的方块等破冰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跨学科的团建,经历在真实问题驱动下小组合作并分享成果的过程。

基于此,文海与专家建立紧密联系,为项目化的实施把握方向;同时,学校成立了自己的项目化学习导师团。为持续促进教师的发展,文海设计了项目化学习实施评价量表,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师解决课堂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思维型教学如何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闫振基于这一命题,为我们展示了育新学校(中学部)的阶段实践与研究成果。

第一个阶段,先以几个学科为引领,推行思维型教学引领下的思维型课堂的学习和实践。由部分学科作为整体的典型和引领,突破困境,先去摸索思维型教学和育新的思维课堂的真正的结合点,成功之后,再向整体去推进。
第二阶段全学科推进思维型教学引领下的思维课堂的学习和实践。
第三个阶段是以思维型教学共同体为组织,依托对思维型教学的理论深入进行,进一步做深入的挖掘,同时再结合实践。
第四个阶段是进行基于学科核心概念思维型单元教学实践及理论分享。

青年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的中坚力量,如何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教学副校长代翔燕为我们展示了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抓手的育新方案。

育新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交流-成果输出-理论学习优化”的闭环培养体系,探索出“任务驱动、专家指导、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引领教师专业能力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理论学习:基于实际情况,从内容学习、组织形式、学习时间与管理模式上让教师深度理解思维型教学原理。

2.实践探索:有了理论前置的深度学习,要求教师用研究的视角进行教学设实践。

3.反思交流:在每次实践探索之后,从学校方面要求老师们要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输出对本节课反思。

4.成果输出:基于以上步骤,要求教师进一步研究思维型教学理论,将自己的反思结构化、体系化,形成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专业表达。


县中的发展对各地教育生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濮阳县第一中学校长申建民展现了思维型教学启示下的县中振兴之法,为县中振兴找到了破题的关键。

立足县中振兴,基于对思维型教学的再认识,濮阳县一中做出了以下几点关键思考

1.要深耕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思维型教学。

2.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系化的开发实施。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要基于学科,整合学科内的资源;基于问题,实现跨学科主题性学习;基于学习,以大概念引领学习;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基于成长,形成五位一体课程建构。

3.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学科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教育发展相结合,在思维型教学引领下,教师要掌握专业精神和专业路径,树立教育信仰,立足当下,践行“学、思、践、悟、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面向世界,形成专业成长共同体。


5
立足课改,如何实现区域教育轻负高质发展?

聚焦新课改背景,如何从区域层面推进教育减负提质,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次大会集中展现了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深圳、重庆、西安与湘潭经开区的教育发展新探索,为区域教育迈上新时代的台阶提供了良策。

以西安区域教育发展为例,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系统解析驱动西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教研“131”新体系。

其中,“1”指的是“157”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课堂变革、教育改革为根本落脚点,形成了以教育评价牵引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评价的西安经验。“157”的含义是破唯分数论、立五育观、构建七个环节

1.环节一指标研制,解决凭什么的问题

2.环节二工具研发,“三真三有三紧扣”,解决用“什么评”“怎么评的问题”

3.环节三监测诊断

4.环节四结果反馈,创新构建“三级九到位”结果反馈模式

5.环节五应用指导

6.环节六课堂改革

7.环节七教育改革


“131”新体系中的“3”指的是“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第二个“1”指的是思维发展核心“西安好课堂”西安好课堂的核心是思维,西安好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为学服务,强调三个统筹

1.基于基础性、目标性、规范性上好第一堂课;

2.基于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上好第二堂课;

3.基于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上好第三堂课。


湘潭经开区教育文卫局副局长丁素平立足区域教育发展,系统阐释思维型教学为教育赋能、减负增效的四大阵地,体现了湘潭经开区教育的新样态。

 阵地一   课堂教学

引导教师站在全局视角,从单元结构、知识体系和能力方法体系中找准坐标点,以确定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阵地二   作业设计

在作业设计时,通过整合,教师联合设计,实现减轻量的负担,坚持素养导向,让作业有法有趣有效,实现质的提升。素养导向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维赋能必须实现全学科赋能,实现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全过程赋能

 阵地三   学业评价

评价是指挥棒,是方向,将五育观,学生生活、数据融入教学评价,创新跨学科项目式评价、各学科过程性评价

 阵地四   学校活动

运动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体能运动,还包括思维的运动。基于思维+体育升级运动会,构建了身、心、脑三维立体发展的模式,开展最强奔跑少年运动会,尝试把思维和传统运动项目进行融合。思维赋能,可以使传统的学校活动可以焕发出新的样貌。

除此以外,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部副部长单欣欣以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邵发仙博士也针对区域教育质量如何实现有效提升给出了答案。


随着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更直接、更有效地展开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同时构建培育学生思维的课堂,是目前广大教师和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此,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系统总结了30多年来的理论与研究实践,联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正高级教师李霞以及思维型教学理论基地校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区)级名师,共同编写了“思维型教学理论操作指南”丛书。

大会现场举行了《思维型教学理论操作指南》新书发布仪式本套图书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内涵,包含“思维型教学理论核心问题解析”“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两个部分,旨在帮助教师实现新课改下的素养教学。

近年来,全国思维型教学实验(示范)基地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开展了深度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众多优质课例成果

今年借助第四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的契机,实验室分别发起了包括思维型教学优质评比活动、“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设计大赛和思维型教学优质论文评比活动在内的2022年全国思维型教学“三优”评比活动,有众多优秀课例、论文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大会的闭幕式上,胡卫平指出,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的转折点,而思维型教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已来,我们将继续以思维为锚点,重塑理念,重建课堂,重构生态,砥砺求索,勤勉躬耕,为更多的学校和教师点亮脚下的路,通向更闪耀的教育星河。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