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新时期新形式下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

摘 要:工业遗产的形成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工业企业通过破产、兼并、转型、升级中留存下了大量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涵盖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遗产等多种类型,具有独特的特点特色。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试点,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项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得到顺利推进将调动欠发达或者不发达地区、企业、科研院所和市场、资本、人才的积极性,整个社会将进入良性循环,一举多得,实现共赢。 一、工业遗产的范畴 工业遗产的形成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工业遗产的形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19—1964年,这一时期的工业体系是以过渡时期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和“一五”时期围绕重工业建设为基本框架,典型代表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时期新形式下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析

第二阶段,是1964—1983年,这一时期的工业体系是以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工业等为中心,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等为辅助的轻重工业相辅相存的工业模式,典型代表是攀枝花能源基地、六盘水煤炭基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绵阳电子工业和核工业基地。 第三阶段,是1983—2017年,这一时期的工业体系开始不断调整升级,常规兵器、原材料、能源、建材、机械等工业进入全面调整改造时期,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信息等新形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典型代表是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在经历这三个阶段后,中国工业企业在破产、兼并、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留存下了大量工业遗产,主要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 1.有形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科学上的价值的工业文化的有形遗留物。包括工业、矿业、科研和配套建设项目等设施设备,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学习的场地,劳动者开展社会活动的场所,生产,科研形成的产品、成果、工艺流程、文献档案、影像图片等。如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1945个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改造中破产企业遗留的厂房、宿舍、实验场所、铁(公)路、街道、标语、档案资料等。 2.无形遗产。是指在生产、生活、学习过程中,生产、科研单位形成的独特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以及因项目搬迁形成的移民文化等。如“三线建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国防军工文化、贵州移民文化、攀钢精神、长虹精神等。 二、工业遗产的特点 在近70年的建设过程中,工业企业经历了布局建设、发展调整、转型搬迁等阶段,主要形成了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集中布点建设的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贵州、重庆、甘肃、云南、陕西、河南、湖南、湖北等省的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逐渐由于市场环境、自然条件等原因破产、兼并、转型、搬迁,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涵盖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遗产等多种类型,具有独特的特点特色,主要表现为: 1.具有时代性与地域环境相结合的特点。我国工业遗产分布地区广阔,具有从平原到山区依次分布的特色,如:“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和宁夏等地,除了能源、原材料、冶金等工业必尽量近矿源(水源)地外,其余的工业企业均选择靠近大中型城市的平原或平坝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较集中的平原工业遗址群。到了三线建设时期,在“分散、靠山、隐蔽”工程建设方针的指引下,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湖北、重庆的三线项目特别是核心军工企业沿着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星罗棋布地隐蔽在崇山峻岭中,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区工业遗址群。进入21纪,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环保工作的深入推进,大量城区内工业企业外迁至工业开发区,遗留下大量的城区内老厂区、老生活区、老街道。 2.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厂矿、科研院所的建设都是以大而全、小而全为指导思想的,厂区与生活区一体化,形成独特的小社会、小城镇。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许多项目从沿海或一线、二线大城市迁至三、四线小城市,甚至是在荒郊野岭中新建城镇。五湖四海的劳动者汇集在一起,带来了多元化的外来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当地民俗文化产生碰撞、相互融合、不断包容,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文化。如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工业遗产与传统村落遗产、企业文化与非遗文化共存。 3.从社会资本视域看工业遗产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工业遗址面临着被废弃闲置、拆除重建,工业文化和企业精神逐步随着企业的破产、转制和兼并被逐渐遗忘。然而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经济体、社会体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幼小到强大再到衰弱,不论是一个企业、一个街道还是一个城市,都要经历建立-发展壮大-逐步衰退-没落的阶段,但是,这些工业遗址是否仅仅面临着被遗弃的前景,不再具备改造的价值?随着《下塔吉尔宪章》《无锡建议一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武汉建议》《北京倡议》《杭州建议》等多份以城市命名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会议文件相继发布,为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一些工业遗址成功转型,如上海 M50和 1933老场坊、北京798、成都东郊记忆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使人们懂得了具有独特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工业遗产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整理、提炼。 4.从工业元素、城市元素比较鲜明。工业遗产由于从事工业生产、科研的需要,建筑外观一般具有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对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动能方面高于一般民用建筑。一些集中修建的产业建筑或者老工业区,一般都有水塔、烟囱、红砖墙等近现代工业特征元素。特别是很多城区内的工业遗产,已经成为城市地标,具有鲜明地可识别性。 三、工业遗产的现状 1.工业遗址建筑留存量较大,具有水、电、路三通的优势,但绝大部分处于废弃闲置状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留存着大量的工业遗址,少部分转型作它用,绝大部分处于废弃闲置状态。如常州市有工业遗产15个厂共76处 ,可 保护利用的面积达到183590㎡,涉及常州机床总厂、常州第五毛纺厂、大成一二三等工业遗产项目。① 2.工业遗产尚未形成全国性的“遗产库”。近几年,以城市为单位,借助文物普查、党史课题,社科研究、文旅开发等契机进行了一些普查、界定工作,但是,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国家层面尚未对工业遗产进行系统全面的普查、界定,也未形成全国性的“遗产库”。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没有纳入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体系,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按付专项资金、建立专门机构来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产。特别是涉及国防军工项目,部分档案资料仍处于保密阶段,并未向社会公布。 3.工业遗产的管理体系比较复杂,保护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工业遗产的前身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展于国有企业、军工科研单位,尽管这些单位搬迁后遗留了大量工业遗址,但是,由于管理体系、产权关系复杂,地方府很难接手。 4.保护与开发利用面临着资金、技术难题。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技术,照搬照抄某一项目、某一创意园是不可行的。 四、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成功案例分析 1.兴建(改建)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②从2003年起,中国对创意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并在产业发展上重视起来,北京、上海、深圳成为第一批兴建“创意产业园”的城市。如上海淮海西路的“红坊”、沙泾路的“1933 老场坊”、莫干山路50号“M50”。都是利用原有的工业建筑进行的改建,具体来说,“M50”由原国营棉八厂改建,占地面积13.4万㎡,园区通过聚焦艺术设计、艺术培训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出国内国内重要艺术设计创意园区。“红坊”前身是上海钢铁十厂厂区,占地面积1.5万㎡,园区目标是打造“国际文化时尚社区”,进驻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传媒时尚、广告设计和文化艺术等。“1933老场坊”前身是工部局宰牲场,由于其内部结构和空间的限制,主要用于派对、演出等定期活动,有部分餐厅入驻。这些创意园区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工业遗址和工业元素,同时又结合实际,开发出了不同的经营模式,园区的兴建(改建)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发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应当看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北京798,前身是国营北京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由苏联援建,民主德国设计,厂房属于鲍豪斯样式。798的发展史是中国艺术园区的发展缩影,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诞生、繁荣、衰退、死亡的过程,文化艺术最终让位商业资本,凸显了文化保护与资本产出之间的突出矛盾。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体系的复杂化。798艺术园区的管理方由三家组成,一是管委会即地方政府,其诉求是通过经营798,取得社会、文化、经济效益;二是798厂业主,即厂房拥有者,其诉求是通过资本投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艺术家群体,其诉求是追求艺术效益。三方诉求的冲突最终造成个体艺术家逐渐撤离,擅长商业运作的艺术机构、餐饮业、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入驻。第二,社会资本对投入与产出转化率的必然要求。资本的天性在于逐利,任何一种资本的投入必然要求一定的产出。产业园区经营成本的上升是必然地,对园区功能性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渴望都将促使园区的转型。第三,园区社会文化艺术效益被过度消费。798的艺术创作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化,爆炸式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太多的非专业消费者,园区的社会文化艺术效益积累太慢、消耗太快,最终必然走上从单一文化艺术向复合型经济文化园区转型的道路。 2.兴建(改建)旅游度假区。如四川攀枝花正在把三线旅游与阳光富氧度假胜地建设联系在一起,通过特色旅游拉动城市整体经营。贵州安顺市利用黄果树瀑布等自然景区,带动人气,吸引大批游客到安顺市参观旅游。旅游度假区的兴建(改建)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周期较长、问题复杂,但后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影响面广,不仅对文化旅游产业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达到创造工作岗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达到脱贫的目的,更可以提升城市名气,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技术投入工业科技产业中,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3.兴建(改建)新型街道、社区或者城镇。如四川成都的东郊记忆公园,前身是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占地面积218余亩,厂房面积14万㎡,是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影视、餐饮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也是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商业中心。公园最大限度保留了20世纪50-80年代工矿企业的风貌,凸显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极易唤起人们的共鸣。与此同时,围绕公园进行的周边功能结构开发,使东郊记忆周边逐渐形成了新的功能性社区。 4.兴建(改建)纪念场所。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老城区内,占地26813.47㎡(40.22 亩),建筑面积10136㎡,由六盘水市钟山区投资建设,第一期投资1.6亿元,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 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东风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团队1613个,接待省内外参观游客112余万人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 但是,单纯兴建博物馆、陈列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除了前期投入负担大外,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 5.兴建(改建)培训机构。如四川绵阳市“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梓潼“两弹城”为主承载地,占地350余亩,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参训。学院利用原有的资源,设立了两弹历程馆、三防教育馆、邓稼先旧居等现场教学点和户外拓展训练场1个。学院建设的目标是立足绵阳、辐射四川、面向全国,针对党政干部、军队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开放式教育培训。培训机构的设立即保留了原有的展览观光功能,又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创新了宣传教育方式,其社会经济文化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要强于博物馆。 五、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树立一个正确的保护利用理念。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这是由投入与产出转化率决定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占有一定量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者需要计算投入的成本、利润率和产出。这里的产出不仅仅是指经济效应,还有社会效应、文化效应乃至城市效应等等。但是持续的投入是需要以持续的产出为依据的,否则,这项工作很难持续推进。因此,在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保护利用理念。结合现有的经济社会阶段,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全面保护与分阶段开发利用相结合”“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促进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 2.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体系。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应当明确几个要素,一是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规划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规划实现的时间段是从何时起到何时止。二是正确地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面临形势。要实事求是地去分析,不要只看到发展的成绩,也不要只看到发展的困难,要全面、综合、系统地看待问题。三是要制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四是设计具体发展措施时,一定要结合中央、省委的发展战略,进行创新。 3.建立“四大平台”。 (1)建立新的管理平台。建立国家—省级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特别是建立完善的工业遗产准入(认定)机制充实丰富“遗产库”,明确工业遗产产权制度,让相关工业遗址的产权管理模式进一步明晰。地市州、县市区建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本地区范围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事宜,研究解决跨领域跨部门跨军地重大事项。 (2)建立新的市场平台。培养、引导对工业遗产开发与保护利用感兴趣的市场氛围,将部分比较成熟的工业遗产文旅产品推向市场。 (3)建立多元化的资金平台。目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发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投入量较小、成功经验较少、影响力比较窄。建立多元化的资金平台,吸进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不仅能解决资金缺乏的尴尬困境,还可以使更多人投身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业遗产这项事业中来,在社会中引起共鸣。 (4)建立丰富多样的人才平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发需要大量地人才共同研究、共同投入、共出成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平台,使人才流动起来,特别是从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到欠发达或者不发达地区,为这些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总之,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这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将调动欠发达或者不发达地区、企业、科研院所和市场、资本、人才的积极性,整个社会将进入良性循环,一举多得,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①游镇坚、张文珺.《创意产业视角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第3期总第196期,第21页。 ②佟贺丰.《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段雯,女,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科科长,先后发表了《西部大开发在四川的实施、成效及经验启示》《艰难的转型,勇敢的探索——科技创新时代下的绵阳三线建设后发展》《绵阳工业发展历程对新时期产业发展的影响》《绵阳三线建设与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历史的考察与探析》等论文,主持编撰了《三线建设在四川(绵阳卷)》《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等书籍。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