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弊?奂洌?忠荒旯?チ耍??蟠蔷伤辏?颐窃诒?裆??校??戳伺F?逄斓囊荒?----牛年。
吃过年夜饭,我着急地期盼着新年的烟花,在这漫长的等待里,我异常激动,急切地盼望着能与家人一起放烟花,共度这个欢乐的时刻。经过那度时如年的每分每秒,盼望已久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我蹦着跳着,嘴里哼着小调来到小河旁,这时原本冷清的小河旁,已有许多人围聚在这儿。爷爷端着小蜡烛,放在栏杆旁的石头上。我拿来一支烟花,慢慢地靠近火苗,点燃,“嗤”的一声,我吓了一跳,烟花顿时喷射出耀眼的光芒,我轻轻地拿着烟花摇了一圈,一个“火红的太阳”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妈妈拿着烟花摇了摇:“我给你变个魔术。”话音刚落,一颗五角星带着它的光,飞上了天空,点亮了漆黑的夜晚。
“砰!砰!砰!”一声声巨响振耳欲聋,响切天空,一团火球射上了天空,后面拖着一群群小小星星撒落地面,又变成大火球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又像流星雨似坠落下来。
倡导绿色理念是化学教育不容忽略的论题.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指明了化学和化工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绿色化学.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化学会(CSA)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迅速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化学物质的负面影响客观存在,完全良性的化学物质是不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运用化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化学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并消除隐患.绿色化学理念的重点就是要合理选择预防污染的科学方法,实现化学过程和终端的零排放与零污染.显然这是针对企业生产环节提出的总要求,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以及未来从业人员的培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无不与化学密切相关,只有对食品安全、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产品防范、溶剂和试剂的规范用法等有着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发挥化学产品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又不至于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即便在初中化学采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中,同学们也面临着实验药品的合理用量与循环回收的问题,需要正确对待化学实验的得失损益,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由此看来,在培育绿色化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率先示范,选择好的实验例证,将化学实验和生产的重要性讲透彻,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明白,并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强调低碳理念,解决发展问题的成效
低碳理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社会生活理念.低碳本意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步演化为与“绿色GDP”相关联的发展模式.将低碳理念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两个概念.一是低碳经济,这是一种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围绕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和同学们探讨怎样通过化学方式获取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节能减排等问题.二是低碳生活,这旨在要求个体自觉减少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当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态度和潮流的时候,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以坚持实践.譬如,鼓励同学们日常节约能源、注意爱护绿化、减少以车代步出行的次数、选择健康食品,均能够增加鲜活的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实例.
由此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低碳社会、低碳商品、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艺术等兴趣话题的热议与思考,进一步阐明学生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中选择和坚持低碳理念的意义.采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既能够寓教于乐、举一反三,又能够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突出生态理念,改善生存环境的效用
生态理念的核心思想是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方向.化学教学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关键在于加强生态理念教育.人们通常将生态局限在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其实就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而言,化学在生态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生态不仅是对一切生物生存状态的描述,而且还揭示了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与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当然也包括了人和人、人和生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虽然庞大而复杂,但也很脆弱.以造纸工业为例,由于化学技术与制剂的广泛使用,造纸工业既满足了多样化的纸质材料的使用需求,也造成了对森林砍伐的实际危害,进而破坏局部的生态与植被系统,导致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甚至打破了生物链与食物链的平衡并引发全球温室效应.
童诗教育是呼唤儿童心灵的教育,
是儿童的心灵与大千世界的对话:
与自然的低语,
与生活的吟哦,
与教育者的对话,
与梦想世界的咏唱。
诗情画意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掬水弄花间便已然诗意满怀……
【关键词】 诗话;诗画;诗化;想象;创作
“孩子天性是诗人”。 他们有丰富的想像力和纯真的童心,在他们的脑袋里,永远盛开着诗的花朵。他们的心与诗的心最近,他们的感觉与诗是相通的,他们对诗的节奏韵律的敏感优于成人。基于此,近年来我一直在“诗话童言,诗画童心,诗化童年――低年级儿童诗兴趣培养的研究” 课题中践行着“呼唤心灵的教育”。给孩子一对双翼,让他在缪斯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尽管有些遥远,有些朦胧,有些青涩,但那儿总传送来声声呼唤,一路浅吟低唱,百转不回。我们如此幸福着: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情,悄然无声于文本之中
诗化孩子的童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悄然无声的浸润。赋之于文学作品,它可以酝酿出比诗更缠绵的情感,比散文更空灵的意境。见之于课堂,课堂则诗味浓郁,冰冷的文本也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灵性。
1.转轴拨弦,让诗心闪动起来
低段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隐藏着诗性,教师更要善于捕捉。
2.浅唱低吟,让诗情抒发出来
每堂课开始的导入语和结束处的语是设计诗化语言的最佳处。在一个诗意老师的眼里,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更是对教材独特解析的敏锐,是对课堂简约诗化的大气;有此师斯,他的学生也便有了对大江东去的感慨,有了对小桥流水的怜惜;而只有这样诗意的认识课文,挖掘文本中潜在的诗语,语文课堂才会曲径通幽,充满诗情画意!
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雁过留痕于体验之中
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儿童就是诗,诗就是儿童。儿童写诗,写下的,是诗一样美好的生活。诗写儿童,写下的,是比诗自己更美好的童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孩子诗的情怀更应得益于课本之外的体验。
1.信手续弹,让仿写生动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说,人要学会一种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儿童诗也不例外。仿写,降低了写诗的坡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仿写是架起读与写的最好桥梁。最简单的仿写是让学生模仿一首诗的句式、结构,换上其他的事物进行诗歌写作。如儿童诗人谭旭东《妈妈你笑了》这首诗,句式结构基本相似。“妈妈你笑了/你的笑像一朵葵花/在夏天的阳光里开得越来越香,M妈妈你笑了M你的笑像一朵荷花M在夏天的阳光里M开得越来越红……”在仿写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妈妈什么时候笑的最甜?学生在生活体验里感受到妈妈的幸福其实来源于孩子的乖巧,来源于家庭的和谐,来源于工作的如意等等。再引导什么样的花会像妈妈的笑容?或牡丹如妈妈的笑那般的美丽动人,或如妈妈的笑那般灿烂阳光,或腊梅如妈妈的笑那般冷艳坚韧……依据原诗的格式,学生写出了:妈妈你笑了M你的笑像一枝桃花M在美丽的春天M开得越来越鲜艳,M妈妈你笑了M你的笑像一朵梅花M在寒冷的冬天M开得越来越红艳,M妈妈你笑了M你的笑像一轮明月M在漆黑的夜里M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孩子在文字中流淌出来的情意足可以融化冰川,在回忆里体验到的恩情足可以感动天地,在仿写中所积累下的技巧足可以受用一生。
2.细抹复挑,让思维跳跃起来
写好儿童诗,还要有跳跃的思维。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趣,信笔涂鸦于想象之中
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更易唤起低段儿童呼之欲出的童趣。
1.修枝剪叶,让想象飞舞起来
作家薛为民《谁的伞大》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小动物烈日骄阳下用树叶遮阳比伞大的趣事。小蚂蚁举片丁香叶M它说我的伞大,小蚂蚱举片梧桐叶M它说我的伞大……多有趣的画面,我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各类形状不一的树叶,将它的反面涂上水粉颜料,再印于素描纸上,树叶的轮廓与叶脉的条纹清晰地被衬在了白纸中。哦,下雨了,在这片“树叶”下躲雨的会是谁呢?孩子们在自己水粉印出的“树叶”下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荷叶躲雨的青蛙,用丁香叶躲雨的七星瓢虫,咦,那是谁?哈哈,居然还有用自己手掌印出的“树叶”来避雨的蹒跚学步的婴儿!就在这一幅幅画面旁边,配上了孩子写下的童诗,诗着画,画配诗,真可谓穹庐一曲本天然!
2.信手涂鸦,让幻想丰盈起来
作家刘育贤《我也变成春娃娃》用简洁轻快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和生机。诗句短短,如何让孩子将精悍的诗句在图画中饱满起来呢?有了,只有让孩子真正当回春娃娃,他才能体会缤纷的春天。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照片修剪成半身状或人头状粘贴与卡纸上,想象你的头发是春天的什么?你的双手化作了春天的什么?你的裙摆是春天的什么?你呼出了的气息成了春天的什么?……将你幻想到的画面为自己“量身定做”,哈,刚发芽的柳枝(小草)成了我的头发,那开得正烂漫的杜鹃枝是我的手臂,满眼金黄的油菜花也成了我的绣花鞋,更有意思的是我的气息已然化作了春雨洒落在茵茵的草地上!我俨然成了春娃娃!这是孩子的涂鸦作品,却溢满了他们轻盈灵动的幻想。
诗与画的融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画与诗的交融,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蕴,犹如一朵飘飞的蒲公英,交织成无穷的遐思和真挚的情感,载着每一颗童心去旅行。
春风可以化雨,诗情可以画意,让诗化的语文课堂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应是语文教学鲜活而亮丽的新境界。通过诗话、诗画、诗化的课堂,学生爱诗了,学生有了诵读兴趣,有了作诗的灵感,有了艺术的润泽。学生积累的也不单单是知识,更是一种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文化的积累。“诗化”因“语文”而扎实,语文因“诗化”而生辉!
【参考文献】
一、心理学对文化的基本分析
研究者考察本土文化或其他文化时,通常考察它所包含的文化产物,例如,美术、音乐、舞蹈、服饰、食物与习俗,以及它所包含的心理建构,例如,态度、价值观、信仰或规范。为了更深人地了解一种文化,他们还可以考察它所包含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历史、哲学、语言、生产技术。但是,即使他们获得了这些信息,他们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仍将是有限的。因为如果作为某种文化的局外人着眼于这种文化,他们的理解将会与那些属于该文化的成员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差别。
因此,虽然可以通过某种文化的产物、心理建构、所包含的知识体系,了解与界定这种文化,但这些并不是文化的本质。正如GiovanniBattistaVico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并没有参与这些文化产物与心理建构的创造与再创造过程,我们将缺少局内人所具有的那种洞察力与现象学。创造与再创造某种文化的过程是连续的,发生于小孩子在这种文化中出生、社会化与其他文化成员相互作用的每时每刻。隐藏在文化的外在产物与心理建构背后的,是保持、共有与创造特定价值观、信仰、技能与目标的人类群体。文化的这些外在产物与心理建构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与其文化成员密切联系。例如,如果焚烧一块布,那么这种行为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给它涂上并装饰上像某个国家的国旗一样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再公开焚烧它,就有可能冒犯某个国家的公民,但却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公民没有任何关系。同样,如果焚烧几张纸,那么这种行为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这几张纸碰巧来自某本经书,在某些虔诚的宗教人士看来,这种行为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冒犯行为。客观上来讲,这些东西就是一块布或几张纸,但人们已经为这些象征发动过战争,以及为了桿卫它们而英勇献身。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不是一个变量、准自变量或只是个体特征的总和。在个体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交互作用、控制与改变他们的环境的过程中,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出现的特征(emergentproperty),代表着共同利用自然和人力资源获得想要的结果。如果人们设定了不同的集体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资源,实现这些目标并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产生文化差异。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我们并不能直接或客观地感知现实。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树的影像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上,三维立体的树变成一个倒立的两维影像,然后通过神经传递把这个影像传输到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并不是直接或客观地感知到一棵树,而是经过大脑把它的影像加以重新建构,我们才把它感知为一棵树。我们通过感官还有符号和语言来感知现实。当然是文化提供给我们各种符号知识,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使我们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控制环境。如果把这些符号知识转变成数字计算机语言,就可以用来控制计算机并创造一个新的被称为网络空间的现实。
其实,文化如同人类的心理一样基本。文化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如果没有文化,人类就会像其他动物一样,还原到原始本能的水平;如果没有文化,人类将不能像现在一样思考、感知或行动。通过文化,人类才能够思考、感知、行动和控制周围现实的世界。正如我们用眼睛观察世界,我们通过文化了解世界。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文化进行思考,所以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正如一句谚语:眼睛看不到它自己的睫毛。对出生并成长于特定文化的某个个体来说,会感觉到其所在的文化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是他(她)进行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因此,他(她)甚至感觉不到那种文化对他(她)的影响。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即使这样,我们平常并没有感觉到文化对我们的这些影响,除非有意识地去关注。
从生理上来说,人类的缺陷更为明显,但文化可以极大地弥补人类在生理方面的局限性。例如,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既聋又哑又盲,因为她的残障,她被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中,不能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当她发现可以通过手势语进行交流时,她觉得整个外部世界对她敞开了大门,她可以通过手势语和盲文了解世界,并教导其他有残障的人。因为她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世界里,在那里,她获得了符号与技能,使她能够发挥作用并对世界做出贡献。同样,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虽然具有严重的躯体残障,但他还是对理论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符号理解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使得人类能够了解、预测并控制他们的世界,同时创造并改变文化及形成相应的心理。
文化通常与对过去的研究相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历史、哲学、艺术、文学、语言和工艺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产物代表着文化的过去,但它们并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创造这些产物的人及其心理。根据对过去和现在的了解,人们推断出将来会发生什么,从而通过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和技能独自或集体地劳作以实现这种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发生了改变,人的心理世界同时也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二、心理学研究中主观文化的主要成分
文化究竟是观念性的东西、物质性的东西,还是表征性的东西?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是环境的人工部分,可以分成物质文化和主观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如服饰、食物、住宅、公路、工具和机器等成分。主观文化则是群体感知其社会环境的独特方式,包括曾经起作用的因此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各种观念。语言、经济、教育、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系统等都是主观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关于审美的各种观念以及关于人们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各种观念也是主观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主观文化最重要的成分是群体中潜在的各种假设、标准操作程序及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行为。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下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主观文化的主要成分。
概念(concept)。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某种文化中人们所使用的概念,从而对这种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例如,本土心理学家经常研究文化殊词汇的涵义,如“娇宠(amae)”在日本文化中的涵义,或“philotimos”在希腊文化中的涵义。这些词汇在其他的语言文化中并没有与之相应的涵义,因此它们可以使心理学家更多地了解某种特定的文化。“Amae”意味着某种期望他人迁就的心理,是一种在母亲和孩子之间才能发现的情感。“Philotimos”按照字面的意思是“仗义的朋友(friendofhonor)”,是传统希腊人用来描述自我的一个常用的形容词,可以意译成,一个通常按照家人和朋友的意愿行动的人。研究表明城市里的希腊人并不像农村地区和岛屿上的希腊人那样经常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他们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心理学家不仅可以了解这个词汇的涵义,还可以了解谁在使用它以及使用它的频率。
在研究概念时,心理学家会发现某些文化中的人能够用更多相应的词汇来描述某一特殊的事物,而其他文化中的人对该事物则几乎没有什么相应的词汇。例如,爱斯基摩人可以用很多词汇描述雪;而我们则可以用很多词汇描述汽车。这同时说明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更多地涉及到雪,而我们的生活则更多地涉及到汽车。概念还可以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举止。例如,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北部的波尼县人用同样的词汇称呼“自己的舅母(婶母、姨母或姑母)”、“自己的妻子”和“自己妻子的姐姐或妹妹”,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未被现代文明同化的波尼县人与所有这些妇女都有两性关系。
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Osgood、May和Miron进行的一个广泛的研究表明,人们经常把评价(例如,好的、漂亮的和道德的)、效力(例如,强壮的、重的和大的)和活动(例如,迅速的、有活力的和喧闹的)等概念联系在一起。[6]因为这些联系经常出现,所以认为它们具有文化的普遍性。但同时它们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因为它们是在特定文化中的联系。当心理学家对文化进行比较的时候,有必要使用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建构,但当对文化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必要使用具有文化特殊性的建构。例如,当对苹果和橘子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比较它们的具有普遍性的成分,如重量、大小、皮的厚度、价格等,但通过这些信息显然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这些水果,还需要了解苹果和橘子的味道、它们的果肉组织等,这些是具有特殊性的品质。因此,当把水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比较它们的具有普遍性的品质,例如,可以这样说“今天的苹果比橘子贵”,但如果想对它们进行描述,应该描述它们的特殊品质。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考察概念之间的特殊联系更多地了解某种文化。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韩国“民族”和“社会主义”等概念经常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却不会这样。这会透露出韩国政治文化的某些特点。最有趣的一种概念联系是刻板印象,它把一类人与某些特质联系在一起。例如,“美国人是自我中心的”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只是一种偏见。
信念(beliefs)。概念也以其他的方式相互联系。例如,“如果某个亲属请求你的帮助,你必须提供帮助”,在某些文化中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念,但在其他文化中却不是。在其他文化中,人们会具有一些更复杂的观念,如请求是否合法及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亲属。
态度(attitudes)。态度是预先影响行为的带有情感(情绪)色彩的观念,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任何概念都可能是某种态度的核心,例如我的家人”,这个概念具有一种认知成分(这个概念包括哪些人)、一种情绪成分(我喜欢我的家人的程度)和一种行为倾向成分(哪种行为对我的家人来说是恰当的或是他们所期待的)。当心理学家在不同的文化中研究态度的这些成分时,会发现显著的文化差异。例如,就“我的家人”而言,其认知成分的文化差异表现为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家庭结构,如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一妻一夫或一妻多夫、很多亲属住在一起的大家庭或人数不多的小家庭;其情绪或情感成分的文化差异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可能扩及到所有这些人,或存在一种更复杂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父系亲属比母系亲属受到更多的尊敬和喜欢或相反;其行为倾向成分也可能非常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个体如果在银行设立一个帐户,就要预计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使用这些钱,而在有些文化中,存款却是一种个人隐私。
规范(rules)。规范是关于某一群体的成员所期望的行为的观念。在某些所谓“严格(tight)”文化中,人们被期望完全按照规范所具体指定的行为行动。而在其他所谓“宽松(loose)”文化中,允许人们的行为偏离规范。在严格文化中,个体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行动就会受到惩罚;而在宽松文化中,个体较少受到惩罚。在某些情况下惩罚非常严厉,在其他情况下则比较宽松。当一种文化比较同质,其中的人们相互依赖,并且可以对他们施以严格的管理时,这种文化通常是严格的。当一种文化处在许多其他文化的影响之下,或其中的人们并不怎么相互依赖,或难以对他们加以管理时(比如,人们相互之间居住的距离较远),这种文化更有可能是宽松的。文化的严格或宽松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美国文化在空头支票的流通方面非常严格,但在选择谁做室友等方面则相当宽松。综合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某种文化倾向于严格还是宽松。例如,总体来说,泰国文化是宽松的,美国文化处于严格和宽松之间,曰本文化是比较严格的,而阿富汗的文化则是非常严格的。
角色(roles)。角色是一种特殊的规范,是关于在社会群体中担任某种职务的人们的正确行为的观念。例如,工头、父亲、老师或姐姐都是一种角色。角色既包括规定性成分(例如,父亲应该劝告、保护他们的儿女),又包括禁止性成分(例如,父亲不应该伤害他们的儿女)。
任务(tasks)。可以把一系列行为界定为一个任务。例如,通过一项法律可能包括一系列行为,从而成为一个任务。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应于一个任务存在不同的行为序列。
价值观(values)。价值观是关于事态的合乎需要的状态的观念。Schwartz在大约五十个国家对价值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把它界定为有关合乎需要的状态或行为的信念,这些信念超越特定的情境并指导行为和事件的选择或评价,以及被按照相对重要性加以排列。
提出并由他的妻子Florence加以操作化的一组更广泛、更抽象的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的取向。它们包括:(1)先天的人性--可能是恶的、中性的、善与恶混合的或善的;易变的或一成不变的。(2)人与自然--可能涉及到屈从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或征服自然。(3)人与他人的关系可能是直系的、旁系的或个人主义的。(4)时间关注--关注于过去、现在或未来。
三、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界定与角色
当科学心理学从欧洲引人北美并在那里得以发展时,心理学家在对人类心理活动的抽象与普遍规律的研究中,采用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心理学家希望通过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推论统计)和以科学哲学(例如,客观主义、元素主义、实证主义及决定论)为基础,建立一个关于控制复杂行为形成的人类行为与心理规律的“周期表”。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客观的、抽象的与普遍的关系。不能被直接观察的心理现象(如意识)被认为是噪音从研究设计中被排除,心理建构(如焦虑、动机或情绪)被作为中介变量包含在研究设计中,而文化则被当成背景因素排除在研究设计之外。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忽视、回避歲排除文化的做法,使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陷入种种困境。于是,心理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文化的存在。文化被心理学家纳人研究的视野之后,出现了文化转向的心理学研究,并形成了多种研究取向,主要有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这些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于文化具有不同的界定,对于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理解。
(一)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界定与角色
跨文化心理学首先把文化作为一种识别符号,用来标示不同的人类群体,因此,可以把跨文化心理学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比较的研究取向。通过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比较研究,验证已有心理学理论、概念与方法的普遍性,以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体系,这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其次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中还是一种刺激变量,具有社会刺激的意义。因此,还可以把跨文化心理学理解为考察文化对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取向。通常,研究者采取实证主义的观点,把文化作为准自变量,把行为作为因变量,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研究者不能像在实验室中控制自变量一样控制文化,所以把文化作为一种准自变量。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跨文化心理学仍然是主流心理学的分支,因为它采纳的是主流心理学的科学理念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寻找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普遍规律,或对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普适性加以检验,从而建立起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体系。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一种准自变量,从而同人类心理、行为一起被对象化和实体化了。总之,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文化作为一种实体,处于研究的边缘。
(二)文化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界定与角色
文化心理学致力于使文化问题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对文化心理学家来说,文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即人类的生存和优化过程及其结果,人的心理与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化并不是外在于人而单独存在的一个变量,它依附于人、内化于人,通过人的阐释获得意义。人类通过种种方式创造文化,创造出来的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心理构建,如此反复以至永久。人类的心理文化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以文化为工具去适应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文化心理学家的眼中,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文化不是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客观限制或便利,而是存在于人类的实践和建构活动中的意义系统。文化作为一种意义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一是表象功能(representationalfunctions),涉及到人类共有的对经验本质的理解;二是规范功能(prescriptivefunctions),为人类提供行为的一般准则;三是创生功能(constitutivefunctions),可以定义并创造生成某些事实。因此,文化是人们寻求意义的源头和价值追求的导向;是一个不断创生的过程,这两方面的性质都与人的心理密切联系,与人的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建构,任何对人的心理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的参与。总之,文化心理学把文化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
(三)文化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的界定与角色本土心理学家对待文化的态度非常明确。子本土心理学家来说,文化不是被界定为一个变量、准自变量、范畴(例如,个体主义的或集体主义的),或个体行为的综合,而是个体和群体在与自然和人类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特征,从而可以把文化界定为形式变量的一个标题(arubricofpatternvariables)从文化局外人的观点来看,文化可以被看作是对人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但从文化局内人的观点来看,文化却是基本的和自然的,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例如,当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尽管他有习得任何语言的潜能,但通常以习得某种特定的语言而告终。因此,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他们所说的特定语言是很基本的、很自然的,而其他语言则被认为是不可理解的、陌生的与新异的。
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达成一种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研究者能够自主意识到文化的发展态势,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文化的创新与整合。这要求研究者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出与研究对象性质相应的理论、概念、方法。文化自觉要求研究者具有积极的反思意识,对自己的理论预设、价值立场不断反省和批判,不断寻求更多可能的道路。这就不是以西方现成体系为准则的套用、挪用、滥用。本土心理学研究所要达成的所谓文化自觉并不是要抛弃现有的理论、方法,而是转变固守某种理论、方法的研究惰性,把西方的理论、方法作为一种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视角,寻求各种研究路径的交流与对话。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主化任务教学;教学分析;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98-01
传统教学观念往往认为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并不重要,日常的广播操训练和学生的课间休息就可以替代体育教学的效果。其实,体育课程的开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效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锻炼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体育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以现阶段自主化的任务教学为引领开展好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与网络教学资源,为自主化教学设定有效的任务
现阶段,不少初级中学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工作,整个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效改善。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外课程,教师应当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适当地安排一些室内课程,使得在自主化任务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前得到有效的指导,并明确学习的主要任务,进而让学生在自主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安全、标准、高效地进行。例如,在广播操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可以整理出教育部门提供的视频资源或者是从网上下载要求学习的广播体操教育视频,并在备课阶段做好资源的调整。在体育室内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广播操的标准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在广播体操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进行分析讲解,一边对学生下达分阶段学习的任务。有了这种室内课的有效开展,学生在室外课进行自主锻炼时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而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也使得学生实际的锻炼效率得到了提升。
二、建立值日课代表制度,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指导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做基本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日常技能的锻炼,而这些课程的内容很多学生都已经掌握。在自主化任务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构建有效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指导中来。以学生带领学生的模式带动班级同学一同进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自主锻炼获得体育锻炼知识以及学习技巧双方面的提升。值日课代表制度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学生参与制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学生的自我推荐来选择部分体育值日课代表,承担学生领操、体育锻炼技巧演示等工作。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向体育课代表下达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根据课代表的提问进行解答。而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只须在学生中间做好指导与纠正工作,充分发挥体育课代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与帮助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方面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对学生的自由锻炼设立好任务,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的分值占实际中考分值的比例不大,并且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自律性以及学习的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体育课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有效的规划,使整个体育自由锻炼课变成了学生自由活动课,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对课程的内容做好规划,在学生自我锻炼时为学生设定好相关的锻炼任务,并在课程结束之前进行抽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化学习有了合理的指导与督促,学习的效率以及效果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四、结合相关的主题活动,为学生的日常锻炼设定好有效的目标
初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强化学生知识的应用。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例如,校运动会的开展、市级广播体操比赛等,这些体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短期内的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体育教师要抓住主题活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教师为每一个项目做好训练任务的安排以及训练技巧的指导,进而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进行个性化的锻炼。这种以主题活动为契机的自主化任务教学,使得体育个性化教学得到了拓展,学生除了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锻炼外,还能借助活动的契机发挥出自己的竞技精神,使体育自主化任务教学得到了更好的拓展,传统体育教学的地位也能有效提升,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五、结束语
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自主化任务教学的采用又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对自主化任务教学进行有效的研究,从多媒体教学工具与课程内容的补充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面、体育课组织形式方面以及体育活动准备方面,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进而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保障学生获得体育锻炼效果,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徐威.初中体育自主化任务教学探索[J].教师,2014(06).
新年伊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研工作,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认真贯切落实xx省教育厅制订的《xx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继续全面贯切实施《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和《xx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办法(试行)》,为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教育强县而努力。新年伊始,我校以xx县2008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导制订教学教研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二、目标要求
1、全镇各小学的教学管理务必按照xx省教育厅制订《xx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进行,提高管理水平。
2、全镇小学务必依照教育部和省教厅有关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着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切实解决本校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4、参加县各类竞赛要有人获一等奖以上。参加市各类竞赛要有人获二等奖以上。
5、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调研抽测、学年考试质量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县局下达的指标任务。
6、狠抓“一分三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小学阶段的任务。
7、在教育科研方面,认真地进国家和县立项课题的课题研究,争取出1—2项阶段性成果,全县有5篇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获县级以获奖。
8、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教学质量综合力保在县的前五名。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各校要认真贯切落实《xx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进一步强化《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加大贯彻实施《xx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和《xx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办法(试行)》的力度,要把评价改革工作列为现阶段的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坚持常态编者按班,真正体现公平教育。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督促检查,争创教学规范化学校。对教学水平不高,质量滞后且工作态度不好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剖析,加强督促与指导,使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
(1)组织全镇小学教师深入学习《xx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试行)》,人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
(2)常规常抓,管理有序,工作有劲,资料有理。四月中旬开展全镇小学教学常规大检查。
(3)进一步完善《xx镇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办法》,修改《xx镇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奖励办法》。
(4)大力表彰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通过各种形式,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材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要求。一是组织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上示范课,体现示范作用;二是要求成绩上不去的教师上剖析课体现帮扶关怀。
3、继续配合县局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着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我镇小学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教师参加县局邀请有关的教材教法培训专家前来的培训,提高实施新课程教材教法的水平。
4、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做到教学规范化管理,狠抓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和谐教学气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益,特别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考的关系、练与考的关系。
(1)强化责任意识。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学校要制订规章制度,管理既要体现严肃性又要体现和谐性。
(2)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形象,质量是学校的的生命;质量是教师的形象,质量是教师的品牌。
(3)强化站队意识。学校要站到自己应站的位置,教师要站到自己应站的位置,否则自我剖析。
5、认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共同研究,同时要求教师认真写出有质量的有特色的切合本班实际的教案,力求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学科备课小组为单位分片开展活动,以提高薄弱村小、教学水平不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6、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的研究工作。必须充分依靠教育科研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中心小学立项的二个课题要扎扎实实开展研究,既要抓好过程的研究,又要抓好资料的积累整理归档,力争年内有阶性成果。
(1)国家级:《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
(2)县级:《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7、克服“减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我镇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负担很轻,甚至是没有什么负担,各学校务必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训练,否则,教学质量就没法得到保证。要求工具科每节课均要有练习,每天要有一定的课后作业,非工具科每周也要有1-2次练习,每单元要有检测,以确保教学质量。
(1)进一步量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评价办法。
(2)进一步加强《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工作的检查力度。
(3)进一步加强单元过关的一系列工作。
8、狠抓六年级工作。做好考研工作,研读课程标准、做到依纲、依考试说明、依照教材进行复习。六年级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注意捕捉信息、动向,研究复习对策调整复习教学计划。要做到“六个结合”,即抓教研与抓考研相结合,抓基础与抓应试能力训练相结合,抓智力培养与抓非智力培养相结合,抓练内功与抓收集信息相结合,抓毕业班与抓非毕业班相结合。(制订专题计划)
9、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对所有学科课外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本年度继续举行镇级的学科竞赛,每学期四科次,竞赛的参与面各学校参与学科辅导的人数要在30%,以扩大优生层而。
10、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抓好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着力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普通话水平,努力使普通话逐步成为学校教学语言。
xx镇中心小学2008年教学教研工作行事历表
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1月16-17日2007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1月22日前各校上报把期末成绩和教研总结发送到教研室邮箱。
2月2月28日前各校把教研计划发送至教研室。
3月到校进行教学调研;举行镇级示范课、剖析课。
4月到校进行教学调研;开展镇级教学过程管理工作检查;迎接县教学过程管理工作检查。
5月四英、六语、六数学科竞赛;到校教学调研。
6月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7月一至五年级期末质量检测;7月18日前上报各级考试成绩和把教研总结发送到教研室邮箱。
8月《xx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镇级评比分;评选出镇级07-08学年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9月9月15日前把教研计划发送至教研室邮箱。到各校教学调研;9月15日前各校上交年度教研论文。
10月到校教学调研;组织教研课。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4、树立“以科研兴园”的教育理念,加强园本课程的培训与研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
5、开展迎“六一”活动。
6、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新《纲要》精神与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实现。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活动,深刻领会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思想,将《纲要》中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2、对青年教师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评优和竞赛活动,不断发现新人,提供更多机会,为她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4、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全面贯彻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高幼儿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为主旨的要求。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亮点,多思考、找不足,初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周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3、园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随堂评析,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根据《纲要》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内容,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适时适地的提出教学要求,帮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密切家园联系,共育幼儿
1、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家园联系系列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会、全面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丰富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改进工作;开展家园运动会、亲子游戏活动、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2、教师要经常将幼儿的各种成果向家长展示,增进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五、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是做好两点间的交流,本期将利用教研这一阵地加强两点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促进思想与教学的共同融合。第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交流互动中,纵向的看待孩子在大班和在一年级的共同与异性,思考教学的适宜性,探讨大班怎样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本学期逐月重点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全体教职工开学工作会议。
2、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3、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
4、制定各班主题教学计划。
5、上好教研课。
6、幼儿园安全检查。
三月份:
1、进一步做好环境布置工作。
2、加强广播操的训练。
3、常规工作检查。
4、“三八妇女节”节日教育活动。
5、认真上好教研课。
6、教学工作检查。
四月份:
1、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2、参加市幼儿园同题异构创新教学观摩活动。
3、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认真上好教研课。
5、准备庆祝“六一”的文娱节目。
五月份:
1、“劳动节”节日教育活动。
2、“六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筹划安排工作。
3、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5、组织幼儿参加体检。
6、上好教研课。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
2、结合夏季特征,加强安全教育和饮食卫生教育。
3、开展教研活动。
4、大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演讲、简笔画)
6、检查教学成果,正确评价幼儿。
7、调查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教职工考核。
8、清点财产、资产、资料归档。
关键词:情境 实验教学 探究
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设计已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创设最好的教学情境,揭示化学现象和规律的内涵,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一、抓好实验预习克服实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概念原理从根本上说都来源于实验。但很多教师常常只是把实验作为教学中展示化学现象的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看起来做了实验而实际上却是把实验教学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没有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功能。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做实验,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我们首先从抓实验预习入手,将新教材上的许多科学探究实验,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在上实验课之前拿出自己行之有效的实验设计方案,再在实验课上进行有效的操作探索。将日常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实验,进行科学的探究,不再使化学实验流于形式,而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手段获取化学知识。
二、重视实验操作开展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
近年来,化学教学中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已成为诸多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是可使不易理解的化学知识明朗化;二是可使实验过程清晰直观。因此,恰当的使用电教课件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抽象的理论时,通过课件展示可达到生动直观的教学效果,但它却不能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又如:“氨气的喷泉实验”的过程如果设计成电脑动画,演示效果很好。但学生不能获得鲜活的化学知识。由于化学实验操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存在不同结果,同样做氨气的喷泉实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有可能成功,有可能不成功。但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角度考虑,不能因实验成功而高兴,实验失败而气馁,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找出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一个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会把导致实验失败的各种偶发因素排除在课前,确保实验的百分百成功,而且要学生领悟寻找实验成败原因的技巧与方法。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行的化学新教材无论是科学探究实验还是演示实验中的少数实验的确存在爆炸腐蚀和污染等现象,但教材中的全部实验又必须完成。这些既可以作为问题的情境,也可以作为探究的方式,既可作为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作为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由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然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尽量做到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探究思维训练达到有机统一。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但教师若过分渲染实验的危险性,结果使学生缩手缩脚而不敢做化学实验。其实这些危险的实验,即使出现意外也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因此,一方面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分析研究各种可能的后果,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同时又考虑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少渲染危险,多鼓励学生动手。如:讲“氢气的爆炸实验”。就将学生做实验时的意外情况演示给学生看,从而消除了他们对爆炸的恐惧心理,放手大胆地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这一点看,教师的言传身教相当重要,试想学生如果怀着胆怯的心情去做实验,他们怎么对化学产生兴趣呢?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这些实验的改进和创新,使实验趋向低危险无污染的环保型发展。有许多教师在这些方面硕果累累,有独到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切忌过分注重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科学素质;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能力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论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分析总结。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妥当的。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标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的智力的培养。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形成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中的实验尽量全部让学生动手去完成,并且再补充一些拓展性和探究性实验。如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后,再让学生学习氢气的制取及性质,氢气的爆炸性实验。学习了炼铁原理以后,再让学生设计实验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补充了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新学期第一堂课给学生做了个小魔术“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等。“化学真是太神奇了“学生禁不住窃窃私语,对化学充满了好奇,这样实验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虽然说化学实验准备起来非常麻烦,但是只要付出定有收获。学生在实验中收获了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学习信心,比起空洞的说教和夸夸其谈会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也逐渐形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提高实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九年级学生带头美好的憧憬和好奇走入化学的第一课,必要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来刺激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我努力地研究化学教材,设计在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好化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重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虽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和经费,在教学中还是以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因此,设计并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演示实验尽量做到课堂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操作规范、讲解到位清晰、实验设计新颖、生动、有趣。
3、做好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分组实验,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只有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才能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少学生认为化学实验有毒、有腐蚀性、易爆炸等,因此,对做化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按规范进行操作。只有提高的学生的认识,才能增强他们做实验的自觉性;只有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才能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实验的操作兴趣。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必须巡视,及时防治和纠正在实验操作上的错误,切忌要求上的低标准,确保学生正确的进行实验。在学生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
4、设计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通过某些化学现象的再现,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的功能。但由于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多以验证为主。学生通常是利用它们来死记知识,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需求,注意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特殊功能,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灵感和兴趣。
四、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
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改革 理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48-01
1 引言
高中化学教育需要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实验操作中掌握并理解所学知识,这要求教师要充分改革传统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接受能力,不断掌握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突出体验学习与实验实践课程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化学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更加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化学知识的讲解十分重视准确度,将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忆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任务相对较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备课与授课,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个人情感及价值观念,这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效率与适用性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为深入推动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需要提高化学教育课堂与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要求教师首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另外,在推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与促进作用,在推动学生学习潜能提升的同时,不断规范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动手能力,以形成教师主导地位为前提、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的教学理念。
3 如何有效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改革
3.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实验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化学的学科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假说及猜想,引导学生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探究式学习。化学实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首先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观察能力,边演示实验边为学生讲解,以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充分实施[1]。
3.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改革
3.2.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化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化学实验课的开展需要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辅助,只有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功能,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推动健康、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的产生,给学生一种平等、成功的心理感受。
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首先优化组织教学,不断发扬民主教学思想,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提出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认真倾听后进行科学引导,以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与业务素质,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艺术,重视情感的投入,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3.2.2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化学教学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来巩固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了解新的知识,理解连贯性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将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这要求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多的机会去表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动手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高中化学教育课堂中,教师总是将知识全面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听课记笔记,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中昏昏欲睡,在这种教育方法下,教师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还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2]。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只需要精心的设计一些问题,将事件留给学生去思考和讨论,一方面活跃了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2.3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教学包括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引导学生灵活联想与想象;在实验教学部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独立思考,强化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与才华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推动化学教学课堂创新性与灵活性的发展。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课堂需要充分创新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因此教师需从实际出发,吸收多种教学方式的经验,并根据教学内容,综合采用启发式及讲授式教学方法,完善多种教学方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条件下要求高中化学教育需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思路,突破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自主参与动手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需要从自身基本素质与能力出发,完善教师指导性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倡导平等、和谐的教学理念,推动高中化学教育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下一篇:国家政治家国家政务人民至上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