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妈
今天给大家说说我投资理财的钱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会认为是我和牛爸积攒下来的。错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工资收入基本上都买了房和支付了日常花销,属典型的月光族,根本没存下什么钱。
那么,这个钱到底怎么来的?
回答是:向银行借的,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借。
2006年,牛爸东拼西凑首付15万买了第一套房,单价不到5000元一平,总金额并不高。
2016年,我和牛爸一起还完了这套房的贷款。
2014年,我们买了第二套房,组合贷款70万,公积金月扣,剩余的商贷每月还款2000多元。
2000多元并不多,可对于花钱如流水的牛爸来说,工资没结余一点,甚至还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月月让我给他还信用卡。
怎么办?如何才能让牛爸存下钱来?
牛妈想到了买房,让牛爸还贷款,将他的消费变资产。
刚好牛爸当时也欠了一屁股的信用卡债,急需一笔钱解燃眉之急。
于是我俩一拍即合:卖房!
2018年,我们在高点卖掉了手上的第一套房(该房在二环内,但周围无学区、无商业)。
买入价不到5000一平,卖出价近21000一平。
卖完房,240万到账,我马上看好了一套新房,果断买入。
这套新房属学区房+地铁房,在三环内,18000一平,首付需50%以上,只能商贷。
我们首付了150万,贷款80万,每月还款5000元。
当时,在牛妈看来,两处的房贷加在一起7000多元,占牛爸工资收入的70%,他完全能负担,剩下的钱也刚好够他日常花销。
为了不让牛爸过度消费导致我每月还要另外为他还信用卡,我还对他提出了“不要、不管”的要求——即我不要他的工资,也不管他的花销,他每月做到自给自足。
因为房贷增加,牛爸每月的花销减少了,所以他一直怨言不断,说不该买这套房,让他生活质量下降,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没能力改变牛爸的消费习惯,也不想月月找他要钱,这样强制性地让他还房贷,将他的收入变资产,也是一种变相储蓄,增加了家庭总资产。
后来,牛爸的工资涨了,手上的钱也多了,却依然是月光,这也很好地证明了“让他多还房贷”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样卖房买房,一出一进,我们手上就有了90万(240-150=90,其实都是银行的钱)。
我们先拿出35万换了辆车,在县城花近20万买了个小商铺,剩下的35万多,也干不了啥,就成了我投资理财的本金。
我们购买新房的贷款利率是5.88%,贷了80万,一年贷款利息约4.8万,在我看来,我只要每年盈利超过它,就算是赚到了。
另外,通过还房贷,我将牛爸原本会随意花掉的工资收入变成了固定资产,也相当于是赚到了。
该新房紧邻江滩,周围有三个公园,环境不错,并且公立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在小区旁,距市重点高中也不到500米(目前该高中正在进行原址改扩建,估计2022年可以建好)。另外,小区旁边的地铁2021年开通,地铁口距新房不到200米。
牛爸一直不看好这套房,我却始终认为它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我认为,两年后,地铁一开通,高中一建好,它的整体估值至少在2.5万/平米以上。
当然,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我不卖它,这个增值收益就与我无关。
说回到投资理财上来,有了这35万的本金,再加上手上的一点积蓄,我就开始挖空心思让钱生钱了——我得跑赢银行的贷款利息啊!
那么,这两年,我跑赢了吗?
2019年,我的投资总收益是13.8万(这一年我休产假在家,有时间打理股票)。
2019年证券账户收益
2019年银行定投基金收益
2020年,我的投资总收益只有4万(我上班后无时间打理股票,只专注基金投资,控制股票基金总投资额在20万)。
2019年我跑赢了沪深300,但2020年,我没跑赢,主要原因还是2020年行情不如2019年,遇疫情,整体经济不景气,风险太大,我降低了投资金额,并且没怎么进行股票投资。
当然,今年才过去7个月,还有5个月的时间,我还可以努力一把,争取让2020年的收益跑赢贷款利息。
我这个“百万负婆”,欠着银行一百多万,名正言顺地拿着从银行借来的钱去做投资理财,然后用赚来的钱去还贷款,大家谁和我是一样的情况呢?
不过,我得申明,除我在本文里提到的方式外,我不会也不赞成其他任何形式的借钱炒股!
月月红
有话要说...